首先,预防疾病的重要性。
第二,以此为契机,医疗制度会不会发生大的变化?
第三点是应对压力的重要性。
因此,“怎样才能防止生病”为主题,撰写了这本书。
其特点是重视“饮食”“运动”“睡眠”“压力”。这次想从中把焦点放在“睡眠”上。首先要确认的是关于睡眠的“7个要点”。
(1)人需要8小时的睡眠。睡眠时间短,寿命也短
(2)午睡不超过30分钟
(3)睡眠不足容易导致心脏停止、糖尿病、癌症,容易发胖。免疫力下降,容易患感冒和流感
(4)不规律的睡眠也容易得癌症。熬夜的老年人容易得老年痴呆症
(5)良好的睡眠能提高记忆力、运动能力和创造力
(6)早晨运动能带来良好的睡眠。另外,最适合睡觉的温度是18.3度
(7)下午2点以后不喝咖啡。
关于睡眠和健康的研究有很多,合计起来以数百万人为对象,经过数十年的追踪,积累了庞大的数据。
所有研究的共同点是,睡眠时间短的话,寿命也会变短。特别是心脏病、肥胖、糖尿病、癌症、痴呆症等,在发达国家占死因前几位的疾病的患病率增加。
而且,不仅是众所周知的事情,还存在着意想不到的缺点。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睡眠不足和肥胖之间的关系。睡眠时间变短,体重就会增加,这是不是有些意外呢?
其罪魁祸首是被称为“瘦素”和“饥饿素”的两种激素。这两种与食欲有关的激素,作用完全相反。瘦蛋白发出“饱了”的信号,刺激位于视丘下部的饱腹中枢,抑制食欲,别名“饱腹激素”。另一方面,饥饿激素会发出“我饿了”,也就是“肚子饿了”的信号,引起食欲,也被称为“空腹激素”。
芝加哥大学的科特博士的实验结果:
让受试者连续5天每晚睡8个半小时,接下来的5天只睡4 ~ 5个小时,在这种状态下测定血液中的瘦蛋白和饥饿素。结果发现,睡眠4 ~ 5小时后,饱腹激素瘦蛋白减少,空腹激素饥饿素增加。
话虽如此,即使感到饿了,实际上也不一定食量增加。因此,为了确认食量是否真的增加了,科特博士进行了第二次实验,调查睡眠时间和实际食量之间的关系。
实验对象在4天内睡了8个半小时,接下来的4天将睡眠时间减少到4个半小时。当然,两种情况下的活动量都要保持一致。
另一方面,在饮食方面,两组人都喜欢吃多少就吃多少。结果发现,睡眠4个半小时的人每天多摄入300千卡的食物。
短时间的睡眠会增加食欲,摄取的热量也会增加。
睡眠不足的话,为什么会想要垃圾食品呢?这与大脑的两种作用有关。
第一,睡眠不足的话,脑内毒品的内啡肽会增加。这种内源性大麻素能增加食欲。
另一个原因是睡眠不足会影响判断能力。
睡眠不足会导致体重增加,这是有根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