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AFP =时事】一名颈部以下瘫痪的男性,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。
男性用手写字,文字就会被输入到屏幕上。
65岁的该男子“打字”的速度与同龄人用智能手机打字的速度差不多。让这一切成为可能的是一种新的脑植入技术。
12日,英国科学杂志《自然》(Nature)刊登了有关该研究的论文。该论文的第一作者、美国斯坦福大学(Stanford University)科学家弗兰克·威利特(Frank Willett)表示,该研究有望为脊髓损伤、脑中风、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带来益处。
针对身体瘫痪患者的现有装置,一直以来都是依靠眼球的运动和光标移动来点击文字的图像。
但是,威利特带领的团队认为,通过想象文字的手写,或许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该研究是以绰号为“T5”的男性为对象进行的。该男子于2007年脊髓损伤,导致颈部以下瘫痪。
在“T5”的左脑安装了两颗药片大小的大脑计算机接口(BCI)芯片。由此,可以检测到控制手动作的运动区域的神经元。
发出的信号通过传感器传送到计算机,通过AI(人工智能)算法转换成打字的文字。
■让年轻时的自己“变得更好”
“T5”逐渐在抄写文章的过程中,每分钟能打出90个字(约18个单词),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,每分钟能打出74个字(约15个单词)。
通过光标的“点按”系统产生的字数每分钟最多为40个字。
如果增加智能手机的自动应答功能,错误也可以减少到1 ~ 2%。
但是研究对象只有1人,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,芯片如何适应大脑活动的变化也有待研究。
威利特在认识到这些课题的同时,也希望这项技术“不是在几十年内,而是在几年内”就能实用化。
通过不断的训练,“T5”获得了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