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人类的手改变病毒的基因,帮助癌症治疗的“癌症病毒疗法”。
其中一种治疗方法是使用只在癌细胞内特异性增殖,破坏癌细胞的“癌症溶解病毒”。
2015年,欧美国家首次批准了对黑素瘤(恶性黑素瘤)的疱疹病毒进行基因改造的制剂。
目前,国内外正在进行各种各样的病毒制剂的研究和开发。
国产的是由冈山大学研究小组开发的名为“端粒酶”的制剂,目前正在进行企业试验。
使用的是什么样的病毒?
由冈山大学研究生院医牙药学综合研究科·消化器官外科学的藤原俊义教授进行说明:
端粒酶可以与放射线治疗、放射线化疗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其他治疗方法一起使用。
最领先的临床研究是对食道癌的放射治疗并用。
使用内视镜向食管肿瘤内反复注射三次端粒氨酸,同时进行放射线治疗(每周5次×6周)。因为基础研究表明,端粒酶可以增强放射线治疗的效果。
“放射线杀死癌细胞的dna分裂,而另一方面,癌症细胞,修复受损的dna的功能(癌症细胞的dna修复蛋白质分解的工作)。
癌细胞放射线和腺病毒结合的受体(受体)会增加,所以癌细胞更容易感染,抗癌效果有所提高。”
虽然注射端粒酶后会出现发热的情况,但大部分人都是小时候感染过腺病毒,体内产生了抗体,所以不会有严重的副作用。
在临床研究的结果中,调查中的12例中有11例肿瘤缩小,其中8例食道的癌症完全消失,3例部分消失。
针对食道癌的同时使用放射性治疗的试验的进展情况: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,比预定的进展要慢,但预计2024年以后的国内批准申请将会得到批准。